



板框压滤机与叠螺脱水机在不同污泥特性下的性能对比
一、高含盐量污泥(如电镀、化工废水污泥)
高含盐量污泥(如电镀污泥含氯离子、化工污泥含硫酸盐)的主要挑战是腐蚀性强,易导致设备部件损坏;同时,污泥颗粒细小、黏性大,传统设备易堵塞。
板框压滤机:
- 耐腐蚀性:需选用耐盐腐蚀的材质(如304/316不锈钢、钛合金),处理高盐污泥时可有效防止滤板、螺栓等部件被腐蚀,延长设备寿命。例如,某电镀厂采用316不锈钢板框压滤机,处理含氯离子10000mg/L的电镀污泥,设备运行2年后滤板无明显腐蚀。
- 堵塞风险:高盐污泥中的细颗粒易嵌入滤布孔隙,导致滤布堵塞,需定期用化学药剂(如5%稀硫酸)清洗或更换滤布,增加维护成本。
- 脱水效果:通过高压压榨(0.6-2.0MPa),可将高盐污泥含水率降至60%以下,但需添加PAC/PAM等絮凝剂改善颗粒表面特性,提高过滤速率。
叠螺脱水机:
- 耐腐蚀性:主体采用304不锈钢(普通场景)或316不锈钢(强腐蚀场景),表面经酸化钝化处理,形成致密氧化膜,盐雾试验时间超2000小时,远超行业标准。例如,某青海油田采出水处理项目,叠螺机处理含盐量15%、Cl⁻浓度8000mg/L的污泥,连续运行24个月无故障。
- 自清洗功能:螺旋轴与动静环片的相对运动产生微小间隙,可自动清除滤缝中的污泥,避免堵塞,无需频繁更换滤布,维护成本降低70%。
- 脱水效果:通过渐进式挤压,将高盐污泥含水率稳定控制在75%-80%,虽略高于板框压滤机,但连续运行模式提高了处理效率,适合大规模高盐污泥处理。
二、高黏度污泥(如印染、生化污泥)
高黏度污泥(如印染污泥含大量有机质、生化污泥含微生物胶体)的主要问题是黏性大、易堵塞滤布,传统压滤机需高压才能脱水,而叠螺机的自清洗功能可有效应对。
板框压滤机:
- 高压需求:高黏度污泥需更高的进料压力(0.8-1.5MPa)才能将水分挤出,增加了液压系统的负荷,能耗较高。
- 堵塞风险:黏性污泥易黏附在滤布表面,导致滤布堵塞,需频繁停机清洗(每处理10-20批次需清洗1次),降低处理效率。例如,某印染厂采用普通板框压滤机处理黏性印染污泥,每天需清洗滤布3-4次,增加了人工成本。
- 脱水效果:通过高压压榨可将高黏度污泥含水率降至60%以下,但需添加石灰等调理剂改善污泥结构,增加了药剂成本。
叠螺脱水机:
- 动态自清:螺旋轴旋转带动动静环片相对运动,自动清除滤缝中的黏性污泥,避免堵塞,无需频繁清洗滤布,降低了人工成本。
- 低压运行:采用螺旋挤压方式,进料压力仅需0.3-0.8MPa,比板框压滤机低50%以上,能耗更低。
- 脱水效果:将高黏度污泥含水率稳定控制在78%-85%,虽略高于板框压滤机,但处理效率更高(连续运行),适合大规模高黏度污泥处理。例如,某印染厂采用叠螺脱水机处理黏性印染污泥,处理效率比普通压滤机提高70%,综合成本降低50%-70%。
三、低浓度污泥(如市政、食品加工污泥)
低浓度污泥(含水率95%-99%)的主要问题是体积大、颗粒细,传统设备需先进行浓缩,而叠螺机可直接处理。
板框压滤机:
- 需预浓缩:低浓度污泥需先通过浓缩池或调理剂(如PAM)浓缩至含水率90%以下,才能进入板框压滤机脱水,增加了基建成本和处理时间。
- 处理效率:由于污泥浓度低,过滤速率慢,处理效率低(每小时处理量约1-2吨干泥)。
- 脱水效果:通过高压压榨可将低浓度污泥含水率降至60%以下,但需添加大量絮凝剂(2-4kg/t),增加了药剂成本。
叠螺脱水机:
- 无需预浓缩:采用“重力浓缩+机械挤压”协同模式,可直接处理含水率95%-99%的低浓度污泥,减少了基建成本。
- 处理效率:连续运行模式,处理效率高(每小时处理量约3-5吨干泥),适合大规模低浓度污泥处理。
- 脱水效果:将低浓度污泥含水率降至75%-80%,虽略高于板框压滤机,但无需预浓缩,综合成本更低。
四、含油污泥(如食品加工、石化污泥)
含油污泥(如食品加工污泥含动物油脂、石化污泥含矿物油)的主要问题是油脂黏附滤布,导致堵塞。
板框压滤机:
- 堵塞风险:油脂易黏附在滤布表面,形成一层油膜,阻碍水分排出,导致滤布堵塞,需频繁更换滤布。
- 脱水效果:需添加破乳剂(如石灰、PAC)破坏油脂结构,提高脱水效果,增加了药剂成本。
叠螺脱水机:
- 自清洗功能:螺旋轴与动静环片的相对运动可清除滤缝中的油脂,避免堵塞,无需频繁更换滤布。
- 脱水效果:将含油污泥含水率降至75%-80%,连续运行模式提高了处理效率,适合大规模含油污泥处理。
来源:天尼威环保,欢迎分享!电话/微信:15261590666